欢迎来到湖北工程学院教务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务处
TEACHING AFFAIRS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18年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4-24   来源:    点击数:

各学院:

为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和《湖北工程学院开放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湖工教字[2016]21号),学校决定开展2018年度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任务

2018年度,学校深入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一院一优课”计划,通过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树立标杆、形成品牌,推动学院课程教学改革。本年度建立校、院两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共立项建设18门在线开放课程,其中校级8门,院级10门。校级课程由学校招标遴选课程制作公司,辅助课程教学团队完成建设任务;院级课程由学院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支持课程教学团队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建设周期为1年,所有课程于2019年6月底通过验收,2019年8月底正式上线运行。

二、申报条件

(一)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以上学历;师德良好,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鼓励教授、学院院长(副院长)主持或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二)教学团队。根据教师的教学研究专长和特色,组建一支热衷于教学改革的团队。团队成员对在线开放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并愿意积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一支聚合课程教学、问题辅导、技术保障等力量且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教学团队。鼓励联合企业高级工程师、行业专家,组建产教融合教学团队。

(三)建设课程。所有适合线上教学并经学院审核同意开设的课程均可申报。优先支持有特色的通识课、量大面广的专业(大类平台)基础课、学科优势明显的专业课、创新创业实践课(技能课、实验课)。鼓励组建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实训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四)建设时限。立项后,教学团队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于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通过验收,确保2019年8月底正式上线运行。

(五)限制申报。2016年获批立项、2017年验收的课程中,学校作出终止立项处理决定的,本次不接受申报;学校作出暂停立项支持,以及经课程负责人申请中止、学校同意中止的,可重新向学院申请竞争立项(详见教学工作2017年第77期通知)。

三、建设标准

(一)课程构成。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在网络平台环境下的知识讲授、师生互动、课程评价等全周期的系统学习的课程,应具有完整的课程构成。具体包括: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教学资料(含PPT)、课程作业与习题、互动教学、课程考核、成绩评定方式等。课程介绍一般通过3分钟左右的视频宣传片展示课程主要内容、主要特色、主要目标。

(二)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团队根据教学目标精选课程内容,组合以问题为中心的若干碎片化的教学视频,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视频中,以课程需要为原则,穿插设计动画特效、平面图片、音频、视频、虚拟仿真等富媒体素材,生动展现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视频背景,注重团队教师出镜教学风格的协调;设计教学内容脚本,使教学语言精练、准确,呈现真实、自然;设计习题、作业、试卷,嵌入一定量的过关测试习题,能有效控制视频教学节奏和效果;设计线上互动议题,做好线上讨论、交流的恰当安排和充分准备;设计见面课等课堂教学内容,结合线上视频,开展混同教学。

(三)课程视频。以碎片化的短视频组织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每个短视频以5-15分钟时长为宜,最长不超过20分钟,原则上每门课程教学视频累计不低于400分钟。教学视频体现一定的场景,场景和教师讲解穿插切换,不能全程板书或PPT教案配音,教师应赋予一定表现力,营造一定的现场感,使画面真实、生动。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视频分辨率1280×720或1920×1080,视频码率H.264/AVC≥1024kbps,视频帧率不低于25fps,视频格式采用H.264标准的MP4格式,音频格式用线性高级音频编码格式。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图像清晰,不能出现过亮或过暗或人物拖影现象,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剪辑自然流畅。文字字体不应过小,一般不低于50磅。视频内容应配有同步字幕,不能出现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独立的SRT格式的字幕文件,不能和视频合并。视频资料知识产权清晰,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讲次、主讲教师姓名。片尾包括版权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一个知识单元有多个视频,在第一个视频加片头,最后一个视频加片尾。

(四)课程评价。每门课程应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完整的、多元的课程评价机制。具体应包括课堂提问、随堂检验、单元测验与作业、课堂讨论、期中期末考试等等,课程负责人应根据《湖北工程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课程自身特点,确定恰当的成绩构成与比例。课堂提问、随堂检验可以通过嵌入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题型进行过关练习,单元测验可以随教学进度适时发布,课堂讨论可安排视频教学外的线上或线下交流。期中期末考核试题应符合学校命题规范,设计多样化的题型,考试流程和学校传统考试要求一致,是否补考和重修按《湖北工程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教师也可根据课程特点,实行线上线下混同评价和综合考核办法测试跟踪学生学习效果。

四、支持措施

(一)预算专项经费。学校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列入教学改革专项预算,提供经费保障。校级立项建设的课程,由学校承担课程制作等相关费用。院级立项建设的课程,每门课程学校提供1万元的经费支持,用于课程制作过程中必要的开支,学院应安排配套经费予以支持。院级立项建设的课程负责人应做好详细、合理的经费预算和课程建设进度计划。使用学校支持的经费,须先申报后执行,经教务处同意后,统一从教务处报账;学院支持的经费,由学院严格管理和有效使用。

(二)协调组织保障。学校组建在线课程建设管理协调服务联络工作团队,团队由教务处教育教学改革负责人、各学院教学院长、教学秘书组成。主要为课程团队提供协调、联络服务工作,加强课程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校级立项建设的课程,学校遴选制作公司,按进度协调推进课程摄制和制作。院级立项建设的在线开放课程,所在学院应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保证顺利完成课程建设。学校组织制作公司技术人员来校对所有立项建设的课程教学团队进行培训。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提供院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技术保障。

(三)提供应用平台。学校为所有建成的在线开放课程提供应用平台。教务处协调平台管理方,为所有建成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师团队上传课程全部内容做好保障服务工作。上线后,教务处、教学学院、教师团队各自分担相应工作,共同做好课程应用的平台管理。

(四)奖励专项工作量。校、院两级在线开放课程建成后,由学校统一进行认定。被认定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年终给予一定的建设工作量奖励;已经应用的课程,年终给予一定的应用工作量奖励。经上级主管机关认定为省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另行奖励。奖励工作量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建设模式(同等条件下,奖励的建设工作量向院级建设的课程倾斜)、课程学时、应用模式、应用效果等,具体奖励办法,由学校另文规定。

(五)认定教学团队。学校从已经开展应用的校级在线开放课程中,遴选确定三类校级教学团队。一是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二是产教融合课程教学团队,三是特色课程教学团队。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的基本条件是被认定为省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且学生选课多、应用效果好;产教融合课程教学团队的基本条件是课程由校企合作开发、共同讲授,协同育人影响好;特色课程教学团队的基本条件是有明显的学校特色或地方特色,课程在同类院校中少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遴选确定安排,另行通知。

五、建设安排

(一)2018年5月8日前,完成立项申报。拟立项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师,填报《湖北工程学院2018年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申报表》(附件1)和《湖北工程学院2018年度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申报汇总表》(附件2),每个学院限报1门课程。

(二)2018年5月25日前,确定立项名单。学校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确定校级立项和院级立项建设的在线开放课程名单。

(三)2018年6月30日前,学校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培训、交流暨工作布置会。

(四)2018年10月30日前,学校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期检查暨工作推进会。

(五)2019年6月30日前,学校进行立项建设的在线开放课程验收。

(六)2019年12月10日前,学校开展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和教学团队认定工作。

申请立项材料(含电子版),请各学院于5月8日前交教务处214办公室,联系人:李雪霞(2345799)、许中华(2345747)。


附件1:湖北工程学院2018年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申报表

附件2:湖北工程学院2018年度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申报汇总表




                            湖北工程学院教务处

2018年4月23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