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载发展历程是四千师生的共同记忆
41年前,湖北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建院建制,阔步向前,不断开创发展的新篇章。1992年,该院化学教育专业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同时该院成为全省师专化学教育专业协作组的牵头单位;1997年,该院开始率先在全省师专化学专业中招收“专升本”学生;2000年学校升本后,该院开始独立培养化学专业本科生;2003年,该院化学教育专业获批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并于同年秋季开始招收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2005年,该院开始招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2014年,该院开始招收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自2004年起,该院开展硕士研究生的全程培养工作。
41年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发扬“讲团结、比奉献、干实事、求发展”的精神,在专业建设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该院建有2门省级优质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1个湖北省化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还建有湖北省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湖北省材料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该院化学专业获批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材料化学”获批为湖北省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材料化学”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获批为湖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41年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形成了“爱生敬业、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优良教风,获评“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该院党总支连续两届获评“湖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该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连续两年获评“湖北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小分队”称号。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秉承“严以治学,诚以立身”的校训,为社会输送毕业生4000多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院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连续九年超过30%。《科技日报》连续两年在第一版显著位置报道该院产教融合发展、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
“牛”专家深藏不露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现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人选专家2名,楚天学者1名,彩虹学者1名,湖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湖北省学术骨干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名。8位教授中有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3人、“80后”特聘教授1人;31位博士中不少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国际一流学府的博士后和访问学者;该院青年教师基本实现博士化,近年来引进的专职实验员也具有了博士学位。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米耀荣教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香港城市大学李国耀教授等一批海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加盟该院。细细数来,其中“牛人”确实不少。
科研成果影响力不断提升
平均每三位教师中就有一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这就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科研实力。近年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发表SCI等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论文100多篇;该院建有壳聚糖生物活性构效关系研究与应用、生物质基新型复合材料、动力与储能电池关键技术等3个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这些团队已取得了一批广受关注的科研成果:加拿大学院委员会统计分析认为该院在甲壳素研究领域影响力位居全球排名前1%;科研成果“高性能电力复合绝缘材料设计、制备及工程应用”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科研成果“无砟轨道新型钢筋绝缘夹原材料及产品开发”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孝感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科研成果“缩水甘油苄基醚聚合体的制备”荣获孝感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新”楼为教授博士服务产业提供了“核动力”
2016年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喜庆年!该院乔迁1.6万平方米的化学楼,装备了一批国际化高端仪器,其核心竞争力呈指数级倍增。599万元的透射电子显微镜、299万元的核磁共振波谱仪、224万元的X-射线衍射仪、177万元的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165万元的等离子发射光谱仪、134万元的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示差折光联用系统、115万元的扫描电子显微镜、98万元的波长散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91万元的原子力显微镜……总值2800万元的高端仪器设备不仅体现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办学实力,也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含金量,更为教授博士服务孝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动力”。
创建省级一流学科专业
“2011计划”全称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的国家战略。湖北工程学院“生物质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是湖北省首批“2011计划”,已争取各类学科专项经费5167万元。5167万元!内行专家敬佩的不是数字,而是该院执着追求的团队精神。10年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建设的“有机化学”入选省级在建硕士点学科,“有机化学”、“材料学”获批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新型生物质基材料”入选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先进材料协同创新平台”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近年来,该院已争取各类学科建设专项经费2300万元。
在产教融合发展中建一流应用型学院
产教融合发展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早已成为现实。15年前,该院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阻燃材料催生了2家高新技术企业;7年前,该院博士团队研发的高铁建设专用系列材料成功应用于武郑专线,现已为企业创产值超5亿元;3年前,该院教授博士团队研发的动力与储能电池关键技术为企业带来的年产值超2亿元;去年,该院覃彩芹教授带领博士团队为刚成立的湖北运来塑胶建立了孝感院士专家工作站,研发了多种新型塑胶颗粒产品,帮助该公司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的目标。
好事就怕传千里!省内外20多家企业纷纷同该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湖北博腾投资130万元共建路桥材料工程中心;百吉瑞能源投资100万元合作研发高品质天然石墨材料;国家电网湖北公司投资150多万元合作开发变压器油在线处理新工艺及设备。湖北宇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计划出资500万元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共建“新能源电池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共建湖北工程学院“宇电学院”,共建湖北省材料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还设立“玖久教育基金”和“玖久奖学金”。高新技术企业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积极同该院合作建设湖北省校企共建高分子塑料管道研发中心、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湖北省高分子材料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联合申报的项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

国际顶级期刊以学校图书馆为封面背景刊载“80后”特聘教授的研究成果

校友张文博出资同该院共建宇电学院

2016年落成的化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