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目标考核领导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教务处在总结以往目标考核工作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深入调研,进行了认真思考,对教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广泛征求了教学学院意见,充分吸纳意见和建议,并对指标进行了完善。
一、教学目标考核指标优化的主要目标
一是让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体现在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让应用型成为广泛共识。
二是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深化,提高应用型人培养质量。
三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
二、教学目标考核指标优化的主要表现
一是指标体系的调整。一级指标调整为“教学常规管理(12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29分)”、“培养过程与质量(34分)”,二级指标由13个调整为15个。
二是二级指标结构的调整,将“3.1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为“1.2”,将“3.4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与课程建设教授负责制”分别调整为“2.2”;增加了“1.4期中教学质量检查(4分)”、“3.1人才培养改革(10分)”、“3.4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3分)。
三是二级指标内涵的调整。将“2.2教学研究项目和2.3教学研究成果”合并为 “2.5教学研究(8分)”,将“2.1教学研究论文与教材”调整为“2.4教材与课程建设(4分)”,、“3.3实验室及教学仪器设备管理”调整为“2.3实验室安全及教学仪器设备管理”。
四是考核点和分值的调整。对指标体系的分值进行了大的调整,对实验室安全、在线开放课程、聘请行(企)业教师授课、校企合作育人、引进国外课程和教材、双语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习基地建设与利用、毕业论文管理与质量等方面予以强化。
五是操作性的增强。进一步细化了考核的操作,操作更加方便。
三、教学目标考核指标优化的主要作用
一是注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尤其是突出了校企合作育人、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利用。
二是考虑到教学学院的不平衡,在有些方面进行了分类管理,让每个教学学院都能出彩。
三是以结果为导向,充分考虑考核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希望教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的优化,能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加快应用型转型发展步伐,推动高水平、有影响、有特色的新型工程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