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测
质量监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质量监测 » 质量监测 » 正文
湖北工程学院在线教学质量监控通报(2020年第2期)
来源: 作者: 审核: 更新时间:2020-05-20 10:15 点击数:

★高层部署★

1.教育部举行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情况新闻发布会。5月1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高教司司长吴岩就全国高校在线教学情况作了介绍:一是应对危机,在线教学平稳、顺利、高效;二是化危为机,教育模式推陈出新;三是主动求变,学习革命催生质量革命;四是共克时艰,中国方案贡献世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用三个“兴奋”总结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留下的经验与成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人兴奋,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人兴奋,教学管理的精准性让人兴奋。他认为,在线教学实践带来了“四个改变”: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学校的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吴岩强调:“今后也要充分运用疫情期间掀起的‘学习革命’,扎实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下一步,教育部将把在线教育教学实践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形成整套改革方案。

2.肖菊华副省长来校调研疫情防控及复学复课准备工作。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肖菊华来校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及复工复学准备工作,省政府副秘书长卢军、省教育厅副厅长黎虹、孝感市政府副市长吴婕及我校党委书记彭瑜、校长潘慧明等陪同调研。肖菊华一行现场察看了我校临时留观点、防疫物资仓库、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图书馆、就业指导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建设工地,详细了解开学准备、疫情防控、毕业生就业等工作,强调要抓好在线教学,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和心理疏导,做好毕业就业指导。肖菊华指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高度重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抓实抓细防控措施,确保春季开学复课工作万无一失。

 

部门动态

3.学校多部门联合助力为文学院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把脉。428日,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务处、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工作处)负责人联合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把脉。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徐立军教授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认证工作,文学院全体师生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专业认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压实工作任务,提高工作要求,全员参与到专业认证中来。教务处处长李国元教授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工作处)处长江胜清教授学生工作部(处)部长李道友分别表示积极支持文学院专业认证工作。文学院院长余志平教授表示,文学院将进一步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按照专业认证的标准将工作任务进一步落细落实,扎实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全力提升文学院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继续提高对于专业认证工作的认识水平,提高疫情背景下的工作适应水平,灵活调整工作节奏和工作方式,上下同心,各负其责,尽职尽责,确保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证的顺利通过。

4.学校后勤保障办公室全力清扫消杀,做好复工复学准备。根据《湖北工程学院复学消毒工作方案》和学校复工复学要求,近期,后勤保障办公室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消杀工作,对学校复学前公共办公场地、楼道电梯、会议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地方进行了再次全面消毒杀菌、清扫,消杀面积约为180000平方米,预计复工前完成。宿管中心所有员工510日全部到岗,身体正常,开始做楼栋内外清洁卫生,寝室开窗开门通风,帮学生晒被子等,并提前全面清查毕业生寝室财产、电费。学生食堂增设洗手池、入口处放置洗手消毒液、设排队引导线和温馨提示,制定各项管理措施,为复学饮食保障安全做好准备工作。水电科人员对会议室、公共区域空调进行清洗消毒,校医院积极准备防疫物资,制定管理制度,并妥善保管物资。



学院传真

5.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线上教学绽放新活力“我们要在‘适应度、达成度、支撑度、有效度、满意度’上下功夫!”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姜益泉在线上教学研讨会上提出要求。4月29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通过线上“观摩+研讨”的方式召开了线上教学研讨会,教师李建华分享了自己的线上教学经验,全院50余名教师线上观摩学习并展开热烈研讨。疫情以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通过MOOC平台、QQ平台、以及老师自己开发的网络课程进行远程线上教学和辅导答疑,共组织124门课程线上授课。教师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多措并举,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当中产生了热烈反响,让线上教学绽放出新的活力。由李建华、戴余军、匡银近等教授组成的“生命科学类应用统计教学团队”,其自主开发课程录制长达700多分钟《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微课视频,面向全国在读本科生开设MOOC学分课,同时上传了题库、课件、教案等资料。该院6个班级共229名参加了课程学习,来自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学校的百余名学生选修此课,绥化学院四个班级还专门针对这门课程开设了SPOC课。师生共学积极性高,学生平均学习进度快。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师黄孝湘认为,探索线上教学的新方式值得肯定,有效使用线上教学手段将促进教学效果;教师姚国新认为,把握好提升网课的授课技巧,注重师生互动,设置答疑闯关、课下辅导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始终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鼓励教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做好总结,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切实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升。



6.数学与统计学院全面开启“云模式”三千师生同上高数课。疫情当前,“停课不停学”后“教什么”,“怎么教”是摆在学校、教师面前的一道大题。数学与统计学院不等不靠、积极作为,第一时间成立了在线教学工作专班,积极创造条件线上开学,通过直播、录播、慕课、在线研讨等多种形式,教室在云端,老师变主播,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展开,公共数学课程开课率100%,让“空中课堂”成为育人新阵地。疫情之下,网络之上,全校开展在线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挑战。为实行网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期课程做到应开尽开,数统学院主要领导带头开播,邀请全院老师进网络课堂听课,视频会议评课,微信群分享教案和课件,开展云上教研活动。鼓励老师们在学院工作群里分享交流直播经验,解决教学困难。公共数学在线教学课堂上,学生到课率高,听讲认真,积极参与讨论,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同时,任课教师及时总结线上教学的心得,在教学群组展开热烈讨论,为提升线上教学的质量建言献策,并根据学生课后的反馈,有针对性的解决同学们线上学习遇到的困难。疫情期间,教学督导每周组织开展一次观摩课或示范课,学院已经形成了人人都讲公开课的良好风气。为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数统学院还倡导老师集体云备课,开展同课程团队教学模式,多方联动,推荐优质在线资源。同时,充分利用湖北省荆楚卓越教师计划专项,购置耳机、麦克风、写字板等录课设备,在做好疫情防控情况下,开放学院智慧教室云直播设备,全力做好教学保障服务工作。

7.土木工程学院成立督导专班,在线教学工作科学有序推进。为减少疫情期间停课对正常教学的影响,土木工程学院成立在线教学管理专班,要求全体教师充分用好网络资源,认真备课、精选教学内容,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训练,不断探索和创新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李青老师承担了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接到学校有关通知后,积极报名参加网络教学准备。他利用平时准备的教学视频、课件、题库习题等资料,及时推送给每一位学生,随时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们在慕课学习中反应的疑难问题,及时录制答疑视频。当获知有的学生身处武汉疫情重灾区、有的学生在山区网络不畅通时,李青老师主动帮学生想办法,为学生增加辅导和答疑时间,单独给他们发送课件。为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性,李青老师利用慕课中的讨论区,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学习经验和学习笔记。在疫情期间,土木工程学院还有黄俊舟、杨秀华、李峻峰、陈军权、裘建娜、胡坚等一大批老师,持续奋战在网络教学第一线,为学生尽心尽力、默默奉献,在线教学工作科学有序推进。毕业设计是各专业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指导工作量和难度较大的,参与指导的老师建立了毕业设计指导微信群、QQ群,通过网络平台把毕业设计指导过程落细、落实,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每阶段的任务,并随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为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顺利推进,土木工程学院充分发挥院、系和院督导的职能作用,随时对各类教学工作进行抽查监控。同时,班主任老师随时掌握学生学习信息,做好教与学的互动纽带,保证线上教学质量。

 

督导简讯

8.根据在线教学的各项指标,督导委员实时监测、及时反馈在线教学情况。面对在线督导的新技术、新挑战,督导委员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的督导手段和方法。他们精心准备,反复操练,勇于探索,很快熟悉应用各类在线教学平台的安装和使用。他们恪尽职守,不辞辛苦,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担起质量“卫士”的重任,严把教学质量关,保证线上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广大教师能按时授课,教学态度认真,准备充分,精神饱满,授课耐心细致,节奏适中,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熟练使用各类在线授课平台,确保教学质量不因线上而受影响。学生对线上教学持积极态度。线上教学的PPT等资料,看得更清晰,便于回看复习,有利于获取更多教学资源,学生在线率较高,通过发弹幕、讨论区留言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不受时空限制,互动良好,气氛活跃。截至5月20日,学校教学督导委员听课58节次。